人民画家网

微信公众号

    画家简介:王延陵湖北石首人。擅长中国画。早年毕业于武昌艺专,1949年后历任天津《进步日报》美术编辑,中国电影出版社、中国电影公司美术编辑。作品有《春山烟霭》、《嬉逐》、《冬练》等。

    居住地区

    出生日期

    性别

    创造方向
    山水

    职务

    画家简介: 生于湖北浠水,闻一多之子。闻立鹏从小喜欢文艺,1947年入北方大学文艺学院美术系学习,195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干部训练班,1958年从该院油画系毕业,后改入油画研究班,毕业后留校任教。中央美术学院教授、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、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。油画作品《红烛颂》获第五届全国美展三等奖、《大火》获北京美展二等奖、壁画《红烛序曲》获首届全国壁画展大奖、中国闻一多研究学会荣誉奖。主要著作有《艺术求索录》、《追寻至美-闻一多的美术》等。

    居住地区

    出生日期

    性别

    创造方向
    油画

    职务

    画家简介:文慧中,一九二九年生。女。辽宁人。擅雕塑。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创作室。1930年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。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,195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班,毕业后于该院雕塑创作室从事雕塑艺术创作工作至今。现任中国雕塑创作研究所副研究员。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。[1]50年代作品《节日》1954年参加第5届世界青年联欢节美术作品展;《丰收》1955年获北京青年美术作品三等奖;《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纪念碑》浮雕1956-57年(朝鲜);《军民一致》群像主稿人,高350cm(军事博物馆)。60年代作品《播种》1960年参加纪念“三、八”节美展,《人民日报》、《北京日报》配诗发表;《长征时期毛主席》1961年参加全国美展,《人民日报》、《北京日报》、《天津画报》发表;《青年时代毛主席》1964年(韶山毛主席故居纪念馆)。70年代作品《战斗到最后一息》1973年(白求恩纪念馆);《杨靖宇将军》1978-79年(东北烈士纪念馆);《横眉冷对》1979年参加纪念张志新烈士美展,《文汇报》配诗发表。80年代作品《鲤鱼跳龙门》1980-84年,高300cm(北京、天津、邯郸等地);《明代科学家-徐光启》1985年(天文馆);《恽代英烈士》1987年,高220cm(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);《北国之春》1986年,高300cm,大理石(齐齐哈尔市龙沙公园);《清代名医-王清任》1985年(唐山煤矿医学院);《邓肇坚爵士》1989年,胸像,青铜(香港);《阮寿山将军》1989年。90年代作品《小憩》1990年,大理石(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);《团结、和平、进步》纪念碑,1991年(瓦努阿图共和国);《著名教育家-赵传家》1993年,青铜(上海);《著名外科医生-吴克让》1994年,青铜坐像;《著名法学家-张友渔》1996-97年,青铜(社科院法学所);《舜帝像》1998年,高330cm,锻铜;《宋教仁烈士》1998年,青铜(大连)。《团结、和平、进步》纪念碑于1992年建成,坐落于瓦努阿图共和国国会大厦前,雕像材料为青铜。碑座为黑色大理石,碑座背后铜牌上写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赠》。瓦努阿图共和国以雕像侧面形象做成200元的货币在本国流通。

    居住地区

    出生日期

    性别

    创造方向
    雕塑

    职务

    画家简介:1932年6月生于日本神户,祖籍福建泉州。1955年从东北美术专科学校(后改鲁迅美术学院)绘画系毕业后,被分配到邮电部邮票发行局从事邮票设计。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,邮票印制局高级工艺美术师。设计邮票40多套150枚,主要作品:《儿童生活》、《北京风景》、《天鹅》、《万里长城》、《童话—咕咚》、《水仙花》和《全国山河一片红》(未发行)。1990年出版第一本著作《万维生邮票作品选》,自1979年开始创作手绘封和记事手绘封,1998年、2003年先后出版《万维生记事手绘封》第一集、第二集。1999年出版了《不了情——天鹅邮票的故事》专辑画册。2003年撰文编写自己邮票创作笔记和画邮票有关故事,出版《我画邮票的故事》专著。2001年将自己的邮票图稿及收藏的名人字画捐赠给故乡泉州,由泉州市人民政府拨地筹建“万维生邮票艺术馆”,2003年2月邮票艺术馆正式落成开馆,出版《万维生邮票艺术馆馆藏集》。

    居住地区

    出生日期

    性别

    创造方向
    人物、其他

    职务

    画家简介:王澎(1930.8—2005.12)原名王鸿文,别名雨行,天津武清人。擅长雕塑。1948年入国立北平艺专,195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,后在雕塑训练班学习。1958年中央美院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,副教授。曾参加天安门《人民英雄纪念碑》、《毛主席纪念堂》雕塑工作。作品有《武工队员》、《老农》等。1990年离休。王澎同志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、中国雕塑家协会会员、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、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,2005年12月19日因病抢救无效,在北京逝世,享年75岁。王澎。男,曾用名黄沙。青年作家、诗人。生于1975年9月,陕西省彬县人。1993年开始发表作品。著有诗集《叩问心灵》(1998年)、《面具》(2008年)等。有诗歌、评论、散文等散见于《诗选刊》、《诗歌月刊》、《新诗大观》、《星星》、《诗刊》、《美文》、《文化艺术报》、《写作导报》、《前卫报》、《济南时报》、《蒙自文艺》等报刊媒体以及网络。其诗歌作品多以第三人称出现,诗句冷竣,语境冰冷,常以游移的伤感笔调抒写一个个飘忽不定的、半真半幻的内心世界,从而反映出时代发展过程中的种种人文失落,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对于商品时代的文学价值审美的一种“反向性”的思考,同时也使诗歌的审美达到了一个哲学的层面。选择的痕迹(王澎作品)——诗集《面具》自序生命,原本就只是一段无意义的行程,人们却都在渴望和幻想着“永恒”!我也如此,就开始了写作!从表征上讲,“灵感”永远是滞后的。它之所以会超前,是因为我们无法确定它的下一目标和方向!在“无意义的行程”之中,我们追求“永恒”的努力方式和选择究竟会有多少才能真正成为算得上的“有意义”和“有价值”?而事实上,真正的属于我们自己的“选择”究竟会有多少?即便就是我们做出了“选择”与“努力”,我们的“命运之花”就一定会灿然而放?选择本身是一种痛,绽放也是一种痛,最后的结果中也肯定还会有痛存在!这种“痛”愈深,对于“美”与“快乐”的期望和呼唤就愈强烈,生命的“意义”也就在于这种“痛”与“快乐”交替的“行程”之中!正因为人们从已经是过去时的“选择”中或多或少的尝到了“苦”和“甜”,就对这“选择”有了或深或浅的记忆,使得灵魂总固守和遗留在那一个个的“叉口”,境遇和思绪一但接近和抵达,许多往事就一下子旺盛起来,那些记忆的痕迹也就更为的清晰和深刻,我们仿佛又找到了自己的灵魂!对于这些枝末细节、所谓的“痛”的表达与倾诉,我让她成为一首首或沉重、或轻盈的诗歌,展示和绽放的不仅仅只是我个人的内心,还有我看到和知道的一切关于生活、存在以及选择的形而上的理解与共鸣!从十多年前我的诗集《最后的先锋》出版事宜搁浅之后,我也因“生存角色”的数次改变而一度冷落诗歌,一面忙于生活琐事,一面从事其它体裁的写作。一段很长的时间过去之后,我还是发现我离不开诗歌,离不开这个对于我来说“绝对灵魂”一样的形式存在。当然,也非常感激那段时期的“冷落”和“选择”。许多朋友赠寄来自己“待出”或“已出”的集子,或校对、或写评、或交流,一种“局外人”的角色让我产生了许多从前未曾有过的新鲜意识和特殊审美!放弃矜持,静心的学习更为宽泛、更加多样的诗歌、哲学思想和理论,与此同时,自己也找到了对于自己诗歌创作的新构架——“没有灵感时必须有激情;没有激情时必须有哲理”。“冷落的痛”蝶变为一种自然而然的喜悦………

    居住地区

    出生日期

    性别

    创造方向
    雕塑

    职务

    画家简介:王乐天(1917-1996),笔名蓝本石城、石江、春蕾,上海市人。早年就读于上海育才公学。20世纪30年代起先后在上海、重庆参加全国漫画作家协会、全国漫画作家抗敌协会,从事抗日和反美反蒋漫画宣传工作。建国后,历任交通部供应处上海办事处科员,《漫画》杂志、《光明日报》编辑。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。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常务理事。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。作品有《霸王自供——我就是民主少一点?》、《刀对鞘》等。著有《漫画创作及漫画选集》。

    居住地区

    出生日期

    性别

    创造方向
    漫画

    职务

    画家简介:王角(1917.10—1995.12)别名大珂,吉林九台人。擅长中国画、年画。1935年毕业于辽宁美专,后留校从事美术教育工作。1948年后历任《东北画报》社美术记者,五十年代初调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,曾任美术编辑、创作员。作品有《花径》、《金色的谷》等,宣传画《我们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》参加第二届全国美展,年画《江姐》获第三届全国年画二等奖。

    居住地区

    出生日期

    性别

    创造方向
    花鸟

    职务

    画家简介:王克庆,又名王克安。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。1933年1月20日生于安徽省含山县王家滩,,安徽含山人。擅长雕塑。中央美术学院教授。曾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负责人,雕塑艺术研究所负责人。多次任全国美展、全国体育美展、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展评委、主任委员等。现任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,北京市、青岛市、成都市、桂林愚自乐园国际雕塑创作营等艺术顾问,中央美术学院研究员。从艺40余年,擅长雕塑艺术创作、水墨画。出版《王克庆作品集》。雕塑艺术作品在全国性的报刊和日本、美国、瑞典、台湾、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发表。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、全国城市雕塑展和日本、塞尔加、尼日利亚的艺术展,莫斯科社会主义家造型艺术展。作品曾在香港、台湾展出。美术论文70余篇发表于《人民日报》、《光明日报》、《了望》、《美术》、《美术研究》、《世界美术》、《美术观察》、《中国美术全集》等出版物。城市雕塑《和平少女》(合作)立于日本长崎市、《尼罗河女儿》立于埃及开罗国际会议大厦。雕塑《李白》为新加坡私人收藏,《源远流长》瑞典为夫达仑市收藏。1996年与著名雕塑家潘鹤出席美国国际雕塑会议,在会议上王克庆《中国当代城市雕塑》的报告,受到热烈的欢迎。代表作有《李白》、《朱自清》、《白求恩在太行山》、《尼罗河的女儿》、《撒哈拉之歌》、《科技之光》、《五卅惨案碑》等。1933年1月20日生于安徽省含山县王家滩。1941年离乡赴沪,在上海静安寺主恩小学念书。1941年考入上海肇光中学。1950年在江苏省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学习。1951年入中央美术学院学习。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,留校作研究生,后在雕塑系任教。1956年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。1959年被评为北京市等先进工作者。曾参加《和平纪念碑》的创作。参加首都十大建筑的雕塑创作活动。1961年赴前苏联列宾美术学院进修。1963年结业,归国继续在中央美院任教。后转入该院雕塑创作研究室,长期担任领导。1984年作品《最后岁月》获第六届全国美展览铜质奖。参加我国赠送日本的石雕《和平》纪念像的集体创作。1985年与著名雕塑家潘鹤、郭其祥、程允贤共同创作雕塑《和平少女》,两件同样雕塑一件置放在日本长崎市的和平公园,一件置放在北京复兴门大街,旨在让日本人民和政府以二战为鉴,前事不忘后事之师,推进中日友好关系,维护持久和平。1987年为埃及开罗国际会议大厦创作雕塑《尼罗河女儿》。1988年为埃及开罗国际会议大厦创作《尼罗河女儿》铜像。1996年与著名雕塑家潘鹤出席美国国际雕塑会议,在会议上王克庆《中国当代城市雕塑》的报告,受到热烈的欢迎。

    居住地区

    出生日期

    性别

    创造方向
    雕塑

    职务

    画家简介:王朝闻,雕塑家、文艺理论家、美学家。王朝闻(1909—2004),别名王昭文,后取《论语·里仁》中“朝闻道,夕死可矣”语义,更名王朝闻。笔名汶石、廖化、席斯珂,卓越的文艺理论家、美学家、雕塑家,艺术教育家,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美学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。王朝闻1909年4月18日生于四川省合江县。早年学习绘画、雕塑。1926年在成都艺专等校学美术,1932年在杭州国立艺专学雕塑。1937年参加浙江抗敌后援会所属的浙江流动剧团和五路军战地服务队,从事抗日文艺宣传活动,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39年在成都私立南虹艺专等校教书,任成都民众教育馆美术部主任。1940年12月赴延安后,曾在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任教。1941年为延安中央党校大礼堂创作的大型毛泽东浮雕像,被称为解放区美术作品的代表作。新中国成立后,曾在中宣部文艺处等部门工作。历任中央美术学院副教务长、《美术》杂志主编、顾问,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、顾问,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,中华美学学会会长、名誉会长,中国作家协会顾问,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,全国政协第三、四、五、六届委员等。五十年代后期,他的文艺评论虽以造型艺术为主,也广泛涉及文学、戏剧、电影、曲艺、民间文艺、摄影等领域。他的理论发现,源于直接和间接的审美经验,注重理论联系实际,把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融为一体,在全国拥有广大的读者群。2004年11月11日23时10分因病在北京逝世,享年96岁。王朝闻是在艺术创作上取得突出成就的实践者。他为《毛泽东选集》封面创作的浮雕《毛泽东像》、圆雕《刘胡兰像》、圆雕《民兵》等作品,都属于新中国美术的代表作。他是熟谙实践的美学家。在七十余年的艺术与学术活动生涯中,横跨美术、文学、戏剧、电影、曲艺、民间文艺、摄影等领域,先后出版了专著和论文集40余种,近千万言。他通过数十部近千万言的著述,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和文艺理论体系作出了卓越贡献。他的美学既是艺术家的美学,也是哲学家的美学,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。他一生坚持文学艺术为人民服务的方向,关注艺术与生活中的重大课题,坚持真善美的艺术理想,强调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借鉴外国的先进文化。他十分注重美育教育,为提高文艺工作者和群众的审美素养付出了毕生心血。他的美学思想和理论建树,指导和影响了新中国的几代美术工作者。

    居住地区

    出生日期

    性别

    创造方向
    雕塑、理论

    职务

    画家简介:上海人。擅长雕塑、美术教育。曾在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学习,1929年赴法国里昂美术学校,毕业后转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雕塑家Bauchard工作室学习。曾任教于重庆国立艺专、北平国立艺专,皆为教授兼雕塑系主任。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、教研室主任,并为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创作室及北京建筑雕塑工厂两单位的顾问、指导。作品有《孙中山纪念碑设计》、《大禹浮雕》、《民族大团结浮雕群像》、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《五卅运动》等。

    居住地区

    出生日期

    性别

    创造方向
    雕塑、其他

    职务

发布书画家信息